參考資料/改善建議
(問題1. 學生是否已掌握相關的學科知識?)
學生在學習運用相似物體的邊和表面面積/體積之間的關係解有關問題(不包括與平截頭體有關的計算)前,應已掌握以下的基本能力:
KS3-MS6-3 展示對全等三角形及相似三角形性質的認識
(問題2. 教學策略是否合適? 學習活動是否切合學生的能力和經驗?)
在教授識別三角形內的中線、垂直平分線、高線及角平分線時,教師可在互動幾何的環境中,透過特別設計的工具簡便地作出三角形的中線、角平分線、高線及垂直平分線。再透過量度邊長及角度,及拖拉頂點到不同的位置,學生正確地認識各線的定義及其幾何性質。
(問題3. 學生有什麼學習困難?是否需要安排跟進活動?)
以下列舉一些預期學生學習時可能出現的困難(僅供參考),並據此困難提供一些「跟進活動建議」讓教師參考。跟進活動包括一些因應學生困難而設計的學與教活動及材料,教師運用時或需加以調適以照顧學生所需。
預期學生學習時可能出現的困難(僅供參考)
|
學生混淆了線的名稱和定義,例如誤以為垂直平分線是中線(因為穿過邊的中點)或角平分線(因為將平角平分為兩隻直角)。 |
|
學生誤解了線的幾何性質,例如誤以為中線會將角平分,或者誤以為角平分線會將對邊平分。 |
|
學生未能認識各線的幾何性質及意義,例如不知道各線共點,及垂直平分線、角平分線和外接圓及內切圓的關係。 |
(問題4. 學生是否有其他的學習問題,需否尋找其他支援或服務?)
教育統籌局
照顧學習差異
http://cd1.edb.hkedcity.net/cd/id/index_tc.html
中學校本課程發展組
http://www.edb.gov.hk/index.aspx?langno=2&nodeID=2865
(問題5. 有沒有其他資源可供參考?)
其他資源: